当油墨在压力作用下转移到纸箱表面时,由于纸箱的吸收性,油墨在渗透时向四周扩散,产生网点增大,使整个图像变得更暗一些。很显然,对于不同质量的纸箱会产生不同的网点增大效果。纸箱吸收性越强,网点扩大值越大,具体地说,新闻纸箱大,铜版纸箱小。由纸箱性能所形成的网点增大一般呈现指数方式的扩大规律,在印前处理过程中,就必须对网点增大产生的影响进行补偿。
纸箱的质地也很有关系,新闻纸箱为多孔性材料,油墨很容易被纤维吸收,使印刷表面产生高度的光线散射,使印刷密度降低,黑处不黑,而平滑的、涂布过的纸箱,油墨吸附在表面,并且光线散射极少,从而使暗调较黑。
对于不同大小的网点来说,网点增大值是不同的。一般高调、暗调网点增大值较小,中间调的网点增大值较大。一般建议用缺省设置较好,如铜版纸印刷时缺省值为17%左右,胶版纸则为22%左右,新闻纸为30%左右。
所谓“墨辊上粉”,即在胶印过程中,印刷机运转一段时候后,墨辊上出现粉状颗粒物质,并出现油墨沉积在不需要的区域(如着墨辊上)或墨辊脱墨等油墨转移不良的现象。出现这种印刷故障,主要是因为墨辊上的粉状颗粒物具有亲油性或亲水性。那么这些粉状颗粒物质是什么?又是从何而来的呢?
在丝网印刷过程中,随着刮印和洗版次数的增多,网版的感光胶层逐渐变薄,当达到一定印刷数量后,所印出的印刷品在效果上就会与新版有较大的区别。因此生产中要勤检查样张,及时更换网版。